強推大以色列 巴人建國夢日遙
尼坦雅胡聲稱肩負歷史和精神使命 川普偏袒以國 柯林頓兩國方案成空談

多個國家即將在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為了反制,傳出考慮併吞約旦河西岸占領區。這可能不只是虛晃一招,而是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欲開創「大以色列」的動作,若付諸實行,巴勒斯坦人的建國夢將更遙不可及。
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包括東耶路撒冷)和迦薩走廊,這些地區被廣泛稱為「被占巴勒斯坦領土」。自1990年代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西岸大部分城鎮,但在2023年10月「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以色列再次進軍迦薩走廊,對西岸的壓力亦急劇升級。
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已有147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在聯合國也擁有「常駐觀察員國」地位。然而,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人民、領土、政府及主權,巴勒斯坦國在這些方面皆殘缺不全,即使獲得更多國家承認,恐怕也很難真正「建國」。
1990年代在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主導下,促成了「兩國方案」(a two-state solution),目標是以、巴「一邊一國」,讓巴勒斯坦人在西岸和迦薩走廊建立主權國家,這也成為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但現今,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明顯偏向以色列,讓「兩國方案」愈來愈顯得不切實際。
上個月,《以色列時報》引述尼坦雅胡受訪的談話,他聲稱自己肩負著歷史和精神使命,並感到與「大以色列」願景息息相關。報導指出,大以色列一詞在六日戰爭之後,被用來指稱1948年建立的以色列國,以及其剛剛占領的地區,包括上述被占巴勒斯坦領土。
尼坦雅胡拋出大以色列願景不久後,以國國防部下屬委員會便批准在西岸「E1區」興建3400間住宅,當地位於東耶路撒冷與阿杜敏(Maale Adumim)猶太屯墾區之間。此前該計畫已凍結逾30年,原因就是E1區一旦開發,耶路撒冷與阿杜敏將連成一體,形成巨大的「屯墾區走廊」,徹底切斷西岸南北的連貫性,而這將意味著,一個地理上可行的巴勒斯坦國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