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破虛的藍主席大戲
資深媒體人專欄
-181016.jpg)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投票,由於出現了撲朔迷離的新變數,主席選舉的領表登記又延後了兩周,改到9月15日至19日。但這一等是想等出什麼變化,依舊令人有霧裡看花之感。
儘管挺過了狂風暴雨般的大罷免,並在核三重啟公投達成亮麗成績,加上賴總統與民進黨的民調迭創新低,目前儼然是藍營乘勢而起,步步為營,贏回政權的最好機會,但種種跡象不免又讓藍營支持者頓生「國民黨老毛病又來了」的焦慮感。
藍營從2020年韓國瑜到2024年侯友宜,都是先盛後衰,先在地方大選取得勝利,1年多後卻在總統大選慘敗;其中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未能同心、事權運作未能統一,甚至相互掣肘關係甚大。因此2028的藍營總統參選人應該先擔任黨主席,並在選戰中身兼兩職,發揮最大戰力,便成為黨內的多數共識。
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先宣示要交棒,此時卻傳出接棒呼聲最高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不參選黨主席,接著在823兩波大罷免遭完封日,朱正式宣布黨主席交棒,並「懇請」盧秀燕接任黨主席。但隔天隨即遭盧以「媽媽要留在家照顧家人」、「黨主席不宜欽定指派」予以婉拒。
本來朱立倫可以功成身退、漂亮下台,但他卻多說了一句懇請盧接棒;而這話任何人說都沒問題,甚至是說出了多數藍營支持者的心聲,可偏偏不適合朱說,還留下了朱是機關算盡、以退為進的質疑。當最新的發展有人拱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出來選,朱也直接回以希望是「眾望所歸」的人來接任,這話等於又得罪了一缸子人。
對於政壇中演戲的諸位名角兒,怎麼說、做、唱與演,或許收放自如,各有盤算,但台下看戲、入戲的觀眾們,可就弄不明白你們演的這是哪一齣了?朱盧二人與其陣營眾將官們,對選不選黨主席這麼重要的大事,難道公布前、後都沒有任何溝通嗎?非要逕行宣布、懇請、婉拒、軟逼地完全臨場發揮,不擔心觀眾們誤會,也不顧慮外界可能引發的爭議聯想嗎?
最糟糕的是社會觀感,極可能認為朱立倫就是在等無適當者接任,最後還是得敦請朱續任,而盧秀燕則被冠上畏戰、扛不了壓力的罪名。這種說法當然對朱盧二人是不公平且偏狹的,但如果藍營沒有處理好,也實在很難避免外界這樣的批判。
好在此次黨主席大戲設定的主角因為各種顧慮不肯入場,反倒是一群原被視為配角者正逐漸搶戲,表現出主角的戲份與架勢,這是衰敗已久、沉溺於權謀詐術的老國民黨久不復見的活力與氣勢,值得慶幸!
姑不論其中有多少代理人的成分,只要有張亞中、鄭麗文、羅智強這些戰將的投入,就可想見此次黨主席選戰必有可期待之處,乃至會激發出藍營新的主張與論述,而這正是現在國民黨振衰起敝、擴大民意最需要的火力!
這場虛實難辨、險中求勝的黨主席之戰,能否變成以直破虛、世代交替的新挑戰?讓惡性的權謀之鬥,變成正面良性的重生洗禮?正考驗著國民黨有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