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連3藍 台經院:87%產業衰退中

隨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囤貨效應消退,即使AI創新應用蓬勃發展,帶動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成長,但傳產需求低迷、出口增幅相對疲軟,加上新台幣匯率升值,台股價漲量縮,台經院2日公布,7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8.48分,月減1.38分,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台經院表示,從較細部燈號消長來觀察,各產業呈現一片低迷,產業亮出代表衰退藍燈的占比高達87%;台經院分析,隨著囤貨效應消退及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增加製造業景氣可能處於下行風險;即使台積電法說釋出樂觀看法,帶動相關類股走強,但市場觀望台美貿易談判結果,製造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比例明顯減少,拖累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是製造業景氣信號值下滑原因。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挑戰以及匯率大幅波動,工總副理事長陳進財表示,2025年是產業驚滔駭浪的一年,不僅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對等關稅、啟動「232條款」調查,對台灣及全世界出口都造成很大的傷害,對中小企業來說更是不可承擔之重。陳進財表示,標準普爾近期公布製造經理人指數已經連續3個月都低於榮枯線50以下,8月更降至47.9,顯示經濟已經冷卻下來,政府應盡快想出辦法,幫助這些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
工總提出4大建言,解決供應鏈重組問題與排除投資障礙。台企赴美投資漸成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核心布局之一,政府應協助企業解決投資美國所遇問題,包含避免台美兩地重複課稅,積極推動與美國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此外,應提供台商海外融資,建議針對重點產業如電子、汽車零組件、機械加工提供專案評估與彈性貸款條件。海外融資項目以及額度亦可適度放寬。穩定匯市上,工總表示,匯率波動對企業生存影響更急更大,希望政府可以持續擴充海外市場與穩定匯率,雙管齊下救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因美國高關稅限制而四處亂竄的貨品,極有可能因台灣關稅不高,而瞄準台灣市場。政府對這些大量湧入的低價貨品,建議調查機關應適時依職權主動發動調查、在合法範圍內減輕申請人的舉證責任,及加速審理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