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除庫克 降息機率增
名家專欄

川普7月24日對聯準會主席鮑爾強力施壓無效後,接著於8月25日以「房貸申報二處自有房屋」為由,開除聯準會理事庫克。庫克因此向法院提出告訴,拒絕辭職,目前仍待法院審理。不論最後判決為何,此事件不但戕害聯準會自1951年以來維持的獨立性,亦將影響今年9月可能重啟的降息循環,及其後的美元升貶走勢。
庫克是拜登總統任命的理事,其14年的理事任期原本將至2038年才屆滿,但若庫克被開除而提前離職,則川普可任命一席新的理事取代,任期也將接續庫克原本的任期至2038年。
川普前幾天揚言可能提名米蘭接替庫克,藉以讓米蘭有更長期的理事任期。米蘭是川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著有《海湖莊園協議》,並提出美國可發行一百年期零息債券,用以更換目前發行的公債之建議。米蘭原本被提名將接替最近辭職的另一位聯準會理事庫格勒的職位,正等待9月4日美國參議院同意通過任命,庫格勒的原本任期只到明年1月,米蘭接替後的任期也因此只到2026年1月。
川普如此急切要求聯準會降息,表面上說是為了有助就業及景氣,但美國最新公布今年第二季經濟年成長率3.3%,失業率也維持在4.2%的穩定水準;所以其實真正需要降息的原因,並非景氣,而是美國37兆美元債務週轉困窘的壓力。
因為年度財政赤字飆高,美國政府不但無法償還本金,在「舉新還舊」之餘,更必須新增舉債。這些債務目前的利息節節攀高,今年利息支出已將超過1兆美元,將占聯邦政府支出的14%,也排擠許多政府的必要支出。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減少政府赤字,但這卻有悖於今年7月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川普也因此更強力施壓聯準會降息。
但聯準會降息若非基於專業考量,不但將造成物價上漲,更將引發對美國公債債信的質疑。且因聯準會降息只能影響短期利率,因此屆時雖可能導致美國短期公債利率下降,但美元價位將更進一步下滑,長期公債利率也將更加上升,反映美債風險的升高。穆迪8月調降美債信評,為繼S&P與惠譽之後,第三家下調美債評等的三大國際信評機構,實不令人意外。
聯準會的利率決策是由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12位委員訂定。12位委員中有7位是聯準會理事,另外是1位紐約地區儲備銀行總裁,及4位其他地區儲備銀行總裁,4位地區儲備銀行總裁以輪流方式擔任FOMC委員,輪值期間為1年。
7位聯準會理事的任命都經由總統提名,國會通過,任期14年。地區儲備銀行總裁共12位,任期5年;他們並非經總統提名或國會通過,而是先經由各該地區推選,再經聯準會7位理事同意後任命之。當初聯準會這樣的一個設置架構,是為了能讓利率的決策,著重在維持物價穩定的長遠目標,而不會受制於4年一任的總統隨意降息,也才能避免日後的通膨。
聯準會理事除秉持專業訂定利率政策外,也因握有聯準會地區儲備銀行總裁的聘任同意權,因此7位理事的多數決,基本上能決定聯邦基金利率(短期利率)的高低。以目前的理事名單來看,一旦庫克被換,川普陣營的理事將可達4位,不但因此成為主導聯準會政策的多數勢力,且極可能在明年2月,全面撤換聯準會地區儲備銀行總裁為「偏鴿」的川普陣營人士;若此事確實發生,則美國將成為繼阿根廷和土耳其之後,近代另一個極少有的,以行政權主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民主國家。(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