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陳國銘

閱兵展軍威 爭奪抗戰史話語權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國大陸舉行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閱兵,主要是遂行外交上的威望(Prestige)政策,並積極搶奪抗戰歷史話語權。本次閱兵大致分為徒步、裝備與公中分列式。

 地面徒步方隊計有禮賓車、護衛隊與現役部隊,受閱代表單位一般沿用自過往有抗戰事蹟的部隊,例如狼牙山武壯士、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百團大戰英雄連等;這些部隊的戰鬥或許在抗戰歷史洪流中不足為道,但中國會刻意放大這些戰鬥的效果,搶奪抗戰歷史詮釋權。已經日漸稀少的老兵也有代表參與,並透過國營電台以一系列抗戰電影、短劇、紀念晚會等加持。

 裝備方隊因預期會有新武器展示而受矚目。陸軍計有戰車、步兵戰車、自走砲、無人機、電戰、裝備保障、後勤保障等方隊,固然俄烏戰爭期間戰甲車的效用受到質疑,但經過升級尤其是反無人機系統的配置後,戰甲車仍有相當程度的生存空間,陸軍以主戰車當作首波通過梯隊可證。

 海軍艦艇無法參展故以各類艦射、岸射反艦飛彈與艦射防空飛彈為主,受大眾注意的為超音速反艦飛彈,這些反艦飛彈以族譜化的方式陳展,所呈現出來的為發射方式的多元化。火箭軍方面區分為常規飛彈、核常兼備與核子飛彈三大類,引發外界討論的是各類極音速飛彈,最讓人矚目的就是東風61飛彈與東風5C,射程涵蓋全球,核子嚇阻力翻了一翻。

 大型無人水面/水下載具及無人機,是本次閱兵另兩個重點。這些無人機與無人艇絕大多數在去年珠海航展中並未出現,型號繁多的無人機/無人艇主要是彰顯中國科研能力,未來戰場將形成微小型無人機/艇在前,大型無人機/艇在中,而有人戰機、艦艇在最後一線的配置樣態,中國因應時代趨勢投入這些武器的研製。

 空中分列式區分為旋翼機與定翼機兩部分,護旗梯隊由旋翼機組成80字樣,接續為預警機、海上巡邏機、轟炸機、艦載機與空軍各式戰機梯隊組成,主要用意是彰顯空軍快速整備、戰場整合與快速反應的軍種特性,例如戰機搭配預警機或是空中加油機通過會場。空中分列式最終由教練機與八一特技小組通過做結。儀程結束後釋放和平鴿與氣球象徵愛護和平。

 在閱兵儀式後更多的是搶占抗戰歷史話語權,樂儀隊中一排兵力14代表14年抗日戰爭史觀,這完全取代台灣過往8年抗戰史觀,未來台灣在抗戰史的詮釋上會因此更形弱化。

 就外交政策來說,本次閱兵集結中、俄、北韓及其他國家元首與會,主要還是對歐美國家的外交表態,同時也是對亞洲地區國家遂行威望政策,除中美兩國是世界上唯二經濟體外,外交政策上也想與美國抗衡,藉由抗戰勝利閱兵是展示軍威的最佳也是最快的選擇。(作者為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