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王智盛

中俄朝領袖同框 真結盟或戰略秀

image
(圖/美聯社)

 9月3日,北京盛大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九三閱兵」,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歷史性地首次同框。這一畫面引發西方媒體熱議,民進黨中國部亦批評此為「邪惡軸心嘉年華」,美國總統川普則嘲諷式問候,稱中俄朝是要「共謀對抗美國」,似乎昭示一個挑戰美國主導秩序的新威權聯盟正在形成。

 然而,這真的是中俄朝三方緊密結盟的開始?抑或是貌合神離的一場外交表演?儘管中俄朝三國領導人同台的畫面象徵意義重大,但深入分析三方的戰略利益與互動動機,此種聚合更像一種策略性的外交演出,而非穩固持久的戰略聯盟。

 首先金正恩的出席決定帶有臨時權衡的自主色彩。北韓直到8月28日才確認金正恩將赴北京,固然可被視為對近期美韓元首會晤的策略性反擊與示威;但也顯示他是在權衡近期南韓總統李在明上台後的中韓曖昧互動,並根據自身利益靈活操作,意味平壤對北京保持一定自主性,而非對中國馬首是瞻的忠誠表態。

 其次,中國對俄、對朝始終保持戰略距離,雖宣稱中俄無上限,仍避免深陷俄烏戰事;對朝鮮亦保持模糊態度,一方面反對制裁,另方面仍口頭支持半島無核化。此次閱兵即便邀請普丁與金正恩同台,但中方強調「紀念反法西斯」的歷史象徵,未提及任何軍事同盟。中國意在利用閱兵場合彰顯號召力,但不願真被俄朝兩國拖入地緣政治衝突。

 然而,俄朝關係升溫反成中國隱憂。俄烏戰爭以來,莫斯科與平壤簽署防衛條約,朝鮮甚至提供彈藥與人力支援俄軍。透過深度捆綁俄羅斯,朝鮮正逐步脫離以往對中國的單一依賴;而透過緊密合作朝鮮,俄羅斯也得以更進一步發揮在遠東事務的影響力。中國可能在兩個盟友的牽制下,被動地捲入俄羅斯跟朝鮮所企欲建構的新區域秩序。因此,習近平身邊一左一右站著普丁與金正恩的同框畫面,是否為「左右逢源」,其實頗耐人尋味。

 「九三閱兵」確實形塑出了新冷戰二元對立的即視感,但本質上更多是一場策略性外交演出,中俄朝三方仍各懷算計。習近平欲展現大國領導地位、普丁尋求擺脫戰爭孤立、金正恩則藉機強化存在感與籌碼。這個「世紀同框」,掩蓋了利益分歧與互相防範,但未來中俄朝三方是否真會演化為實質同盟,仍取決於國際壓力與各自的權衡算計。就目前觀之,這是三方各取所需的一場高調戰略秀,但距離真正的團結仍有待觀察。(作者為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