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摻喪屍煙彈 毒害校園

學生濫用藥物嚴重,教育部110年修正「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實施計畫」,3年投入5.4億元防制新興毒品進入校園,並強化學生藥物濫用三級輔導等工作,遭審計部點名成效不彰。國中教師坦言,常見案例是電子煙的濫用,學生普遍認為電子煙不是毒品,甚至家長也在使用,導致校園管控更困難。
審計部在11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指出,依據教育部校安通報統計,從106到113學年度數據來看,各學制以高中濫用藥物最嚴重,8年人數累計2415人,占49.6%,國中1402人占28.79%次之,近2年人數增長情況更明顯。
審計部表示,學生濫用大麻、依托咪酯等新興毒品有增加情形,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常摻於電子煙,行政院已經於113年11月公告列為第二級毒品。依教育部相關問卷統計分析報告,電子煙成為吸食大麻或成癮物質的載具,學生群體不乏彼此分享使用電子煙,而電子煙含有喪屍煙彈,易讓學生暴露於不知情的毒品風險中。
北市某公立國中任教的陳姓數學老師說,班上有國二男學生在學校吸電子煙,類似情況在校園層出不窮,校方雖積極控管,問題卻出在學生家長與家人都在使用,再加上電子煙多半混合水果香氣或口味,學生不認為是毒品,還會和同學分享。且現在網拍盛行,學生會上網購買,導致輔導與防範工作不易進行。
國教行動聯盟、台灣共善促進協會針對青少年藥物濫用及電子煙問題,提出3項政策建議,包含全面強化電子煙源頭管制,杜絕毒品資訊流通;嚴格打擊青少年涉毒犯罪網絡,建立跨機關聯防機制;創新推動沉浸式校園反毒教育,強化青少年自我保護力。
教育部回應表示,將持續製作反毒宣導素材,配合每學年度藥物濫用防制認知檢測分析結果,加強學生毒品辨識,同時從多面向降低學生藥物濫用風險,減少再犯情形。(提醒您,遠離毒品,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