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高源流

柯文哲交保後的出路

資深媒體人專欄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5日獲法院附條件交保,恢復「類自由身」。未來柯如何戴著電子腳環應對新一頁的人生及政治路,不僅藍白陣營關切,民進黨及綠營也必然緊盯。而我比較想觀察柯文哲歷經1年的羈押禁見磨難後,在政治上有沒有什麼長進。

 我必須說,我完全不同情柯文哲被關押1年的遭遇,甚至認為這是柯自己招惹來的。因為在2024總統選舉前的藍白合協調中,柯如果沒有過度膨脹自己,沒有堅持要以總統身分參選,今天就不會有白營所謂「賴清德指揮的檢調」迫害柯的事發生。

 如果有人質疑或挑戰我這個說法,認為檢調獨立辦案,那麼我可以隨手舉出過去採訪的許多政府高層指揮檢調辦案的案例。

 先舉較遠的案子,我親眼所見,某個政府高層在外搞了小三,生了孩子。當孩子要上小學1年級時,小三希望孩子能認祖歸宗,找上這個高層,結果這個高層動用警察,以恐嚇罪名把這個小三逮捕,並由檢方指定主任檢察官專案查辦,把這個小三收押。

 再舉眾所周知的鄭文燦涉貪案,此案早在蔡英文第一任總統任內,檢調就已大致蒐證完畢,達到可著手偵辦的程度,但當時的檢調沒有動手,而是直到賴清德就任總統,檢調才「奉准」展開搜索及約談,並聲押鄭文燦。

 這種政府高層「壓案不辦」或「特案處理」的案例,李登輝執政時期的「伍澤元案」、「郭廷才案」,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海角七億案」,以及蔡英文當政時期的「總統專機私煙案」、「柯建銘兒子涉嫌大麻案」,都有檢調聽命於政府高層的印記。

 柯文哲不知道這些,所以他才「過度膨脹自己」,堅持參選總統對抗賴清德,結果弄得敗選之後,落了個身繫囹圄。如今柯經歷這1年的羈押,究竟體悟到什麼,對柯文哲,對台灣未來的藍白合都有影響,最值得關注。

 不過從柯文哲自我檢討說,「被關押1年也好,接觸到真正的社會底層人士,降低自己的傲慢」的話看來,顯然柯並沒有從羈押的日子領悟到真正的問題所在,給人他這1年白關了的印象。

 柯在監獄接觸到的「社會底層」都是犯罪而被關進去的,他不應該把檢討的重點放在這些「底層」,而是要從關押的日子去體會出他膨脹自己,極力想爭取的「高層」位子,是如何左右他的人生苦樂。

 柯交保之後,首先他必須認識到,除非他能被判無罪,否則司法將不可能讓他有機會參選下屆總統或副總統。因為依現行《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犯貪污罪被判有罪確定,或者因案受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判決尚未確定,都不能登記為候選人。

 因此,留給柯文哲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捨去自我,在走出牢籠後全力促成藍白合,讓他和小草們痛恨的民進黨下台。至於他被法院要求配戴的電子腳環,必將成為他向民眾訴說政治迫害的最鮮明配飾。

 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最懂得操作「政治迫害」,柯文哲的電子腳環,必會讓執政的民進黨看得輾轉反側,擔心明年縣市長選舉的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