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老人與小孩寫故事
世代間的交流 偏鄉童影像詮釋長者人生

青銀共創近年來在高雄與屏東地區逐步萌芽,透過跨世代合作,讓長者與年輕世代互相理解與學習,並在不同場域展開實驗性嘗試,營造跨世代合作的氛圍。在高雄市偏鄉杉林區,由公益單位發起的《穿越時空遇見自己》計畫就是一個成功案例,都市長者與偏鄉兒童藉由共編人生的故事成書,達成青銀共創的效果。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副教授張天雄召集一群願意投入社會實驗的長者,攜手吳麥文教基金會與公益藝術家學會,共同發起《穿越時空遇見自己》計畫。在高雄市杉林區安排都市銀髮族與偏鄉國小學童交流,長者口述人生故事、小朋友透過影像創作詮釋,最後出版成一本攝影書。
公益藝術家學會理事長張筑貽說,這項計畫是一場實驗性的「代間交流」,對偏鄉學童而言,聽到長輩不同時代的奮鬥故事,接觸不同的人生理念與價值觀;而對銀髮族而言,則是透過與孩童互動,再度找到人生新目標,也燃起支持偏鄉教育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此計畫今年入圍芬蘭HundrED世界教育創新獎,也獲國內親子天下教育創新獎。
78歲的呂國輝是典型都市銀髮族代表,因家境困難而早年失學,直到事業有成後才返校完成大學學業。他笑說,自己的人生故事從未想過會成為教材,如今透過孩子的影像作品重新呈現,竟能激勵下一代勇敢追夢。
新庄國小6年級學生吳佑嘉來自隔代教養家庭,他坦言,過去與長輩多半缺乏深度交流,但在計畫中第一次認真傾聽長者的心聲,從一開始的陌生到後來建立情感連結,他學會同理心,也更珍惜自己能穩定上學的機會。
張天雄更希望能將這種青銀共創模式,發展成自給自足的永續計畫,不必完全仰賴募款,例如成立課後照護班、C級日照服務站;讓此系列計畫,成為偏鄉教育與長者再創人生舞台的共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