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分道 基隆通學安全升級

為提升師生上下課安全,基隆市政府推出「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透過修整路面、設置人行道和新增接送區等設施,改善各校通學道路,截至21日已有11校完成。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相當重視通學步道安全,將持續透過各校提案,由專案小組跨局處分工辦理,讓通學環境全面提升。
縣府教育處表示,為了提升老師、學生行走安全,降低學生上下學交通風險,市府透過「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向中央提案爭取補助,先前已有建德國中小、武崙國中小及中和國小等5校完工,9月開學前,斥資5340萬元改善碇內、成功、正濱國中及東光、東信、深美國小等6校也已竣工。
教育處指出,計畫會先盤點各校通學條件,例如碇內國中、深美國小和東光國小有路面破損不完整、路幅狹小及欠缺無障礙坡道問題;成功國中和正濱國中尚未規畫通學步道;東信國小除無通學步道,還有天橋使用率偏低問題。
基市工務處去年底拆除東信路天橋,除釋出更多道路空間,並重新規畫東信國小學生通學路徑;正濱國中、成功國中和東光國小則增設實體人行道,讓人車分道更安全。
東信國小校長曾恕華表示,天橋拆除後,道路號誌、標線變得更清楚明確,人行道路幅拓寬並增設無障礙坡道,讓學童及身障朋友有更安全的通學環境,天際線也更明亮;正濱國中校長李康莊指出,規畫接送區有助改善秩序。
謝國樑強調,通學步道是學生最重要的生活動線,也是民眾會使用的基礎建設,市府對此成立專案小組,先以校為單位提案,由教育處彙整學校需求,再與工務處及基市交通處協調執行,全面提升通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