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吳佩蓉/宜蘭報導

宜蘭縣長提名爆冷 綠基層炸鍋

陌生名字引反彈

image
宜蘭縣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律師林國漳(左二)在各界勸進下被視為民進黨宜蘭縣長選舉可能人選,不過,「陌生的名字」一夕之間浮上檯面,讓不少長年耕耘基層的黨內人士感到錯愕與憤怒。(吳佩蓉攝)

 宜蘭縣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律師林國漳在各界勸進下被視為民進黨宜蘭縣長選舉最可能人選,不過,「陌生的名字」一夕之間浮上檯面,讓不少長年耕耘基層的黨內人士感到錯愕與憤怒,直指決策等同否定20年的基層努力,綠營內部傳出劇烈不滿也為選戰投下巨大變數。

 據了解,綠營歷任重要黨公職日前已拜會林國漳,原本態度堅決「不想參選」的他,首次鬆口稱會「慎重考慮」,外界解讀民進黨宜蘭縣長提名幾乎底定,但黨內基層卻爆發強烈反彈,認為此舉形同繞過地方長期深耕的人才,讓縣長選戰出現分歧意見。

 宜蘭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榮譽理事長劉勇廷2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當候選人成為陌生的名字,等同是對基層公職最深的否定。」他表示,過去20年間,許多民進黨公職與地方領袖日復一日與民眾互動、深知地方脈動,本應是縣長候選人的自然人選庫,如今卻被1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取代,彷彿宣告宜蘭沒有培養出值得信任、能勝任大位的人才。

 劉勇廷批評,提名素人或許在某些情境下象徵革新,但若與地方脈絡脫節就不再是創新,而是政治冒險。「民眾要的不只是新鮮感,而是能理解地方、承擔責任的縣長。若一個候選人連庶民日常都無法連結,又憑什麼處理龐大的縣政?」

 他直言,真正危機不是提名了一個「陌生的名字」,而是決策背後展現出政黨內部心態,對地方人才的不信任、對組織耕耘的漠視,甚至將重大選戰淪為內部算計的副產品。這樣的決定恐怕不僅讓基層長年經營付諸流水,也削弱了政黨與選民之間的信任感。

 隨著林國漳參選態度轉趨正面,綠營縣長人選逐漸明朗,但「陌生的名字」持續在宜蘭綠營基層發酵,有人擔憂一旦提名素人參選,恐難凝聚選戰士氣,甚至可能重創民進黨在宜蘭長年經營的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