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之亂
時評

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發起不領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異想天開,竟要財政部研議增設「不領取」選項,卻連自家人都不挺,被批「多此一舉」,行政院23日緊急喊卡,但政治操作手段斧鑿斑斑,已重傷自己。
這波「普發現金之亂」從頭到尾只有行政院在唱「獨角戲」。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藍白今年7月聯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別預算案,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由於正值大罷免前夕,遭卓榮泰炮轟是「違法違憲」。
為力挺中央,民進黨團、綠委和綠營側翼火力全開,跟進批評普發現金的作法是「濫權」、「濫開支票」。不料兩波大罷免以大失敗收場,行政院對普發現金的立場大轉彎,卻讓一大票辛苦推罷免、痛批普發現金的民團人士不僅幫忙洗地,最後還被洗臉。
不過行政院並不甘心為藍白埋單,儘管行政院11日已通過包含普發1萬元在內的特別條例預算案,並公布5種領取方式,但卓榮泰卻說自己不會去領,還在會晤釋昭慧後,要求財政部研議在普發現金登記網站上增設「不領取」的選項,繼續情勒支持者。
其實民眾只要不去領,剩下的錢就會歸入國庫,根本無需多設選項,何況在官網增設「不領取」,必須建置另一套身分驗證系統,增加個資被冒用的風險,還得多花錢,甚至延宕發放時程,百弊而無一利。
就連綠委都不埋單,痛批擾民、多此一舉,親綠名嘴更炮轟不找自家人溝通,反而找宗教人士取暖,形同羞辱支持者。卓揆這波操作不僅曝露自己的無能,更傷害綠營基層,可說是「偷雞不著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