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斷 10月15日前先建涵管便橋
台9線光復鄉路段交通中斷 繞行多花1小時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大水夾雜土石,洪水將下游馬太鞍溪橋沖斷成4、5節,連橋面都不見,造成台9線光復鄉路段交通中斷,交通部長陳世凱24日視察強調,10月15日前會先興建涵管便橋,明年2月春節前完成鋼便橋,力拚明年底重建單線永久橋梁結構,恢復民眾通行需求。
陳世凱昨前往馬太鞍溪橋北端了解橋梁受損情況,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指出,馬太鞍溪橋為南下北上分離橋,堰塞湖霸頂溢流後,洪流挾帶大量土石衝擊橋梁,下游橋整座已不見,上游橋還可見到4座橋墩,由於整座橋梁結構已遭嚴重破壞,必須重建才能確保通行安全。
陳世凱表示,馬太鞍溪流還是相當湍急,溢流當天原本預計50分鐘大水才會抵達下游,沒想到34分鐘就到,水流速快加上挾帶泥沙及石塊,幾乎遇到任何建物無堅不摧,屬特殊天災,目前最重要工作是希望快速復健橋梁,讓民眾穩定通行。
他說,交通部已要求公路局在10月15日前先興建長達352米的涵管便橋,明年2月再完成500米鋼便橋,明年年底建構單線永久橋梁,整體經費龐約24.5億元,交通部一定會爭取政院支持。
陳世凱也提到,台鐵光復車站鐵軌前天也遭泥流淹沒,台鐵公司漏夜搶通,昨天上午8時已全線通車,讓光復鄉不會成為孤島,即便封路、橋梁中斷,鐵路依然可行,若救災單位需要挺進光復市區救災,公路局也會協調台鐵加開花蓮到光復區間班次,讓救災團隊快速到達災區。
另外,台9線馬太鞍溪橋前天遭溪水沖斷後,替代道路193縣道也因泥濘封閉,直到昨天上午才清完開放通行,封閉期間民眾必須行經台11線走台11甲線光豐公路前往光復,車程被迫拉長近1小時,相當不便。
公路局表示,台9線馬太鞍溪橋啟動3階段搶修方案,10月15日前完成河床涵管便道,提供應急車輛通行,並在明年2月春節前完成鋼便橋,不限車種通行,2026年底完成南下永久橋梁供雙向通行,2027年完成全橋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