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啖柚子 恐讓藥效超速
內含成分影響藥物代謝速度 葡萄柚也有

文旦、白柚是中秋必備的應景水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放心大口吃柚子,可能和日常使用的藥物「打架」,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危及健康。一位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的老婦人因肌肉痠痛、尿液深褐色而就醫,醫師原以為是藥物副作用,深入詢問後才發現,原來她在中秋期間每天固定吃1顆柚子,導致藥效「過頭」,出現不適症狀。
家中長輩常提醒「吃藥別配葡萄柚汁」。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林怡伶解釋,葡萄柚、柚子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腸道內負責代謝藥物的酵素CYP3A4,這些酵素就像藥物在體內的交通警察,控制藥物進入體內的速度和數量。當酵素被呋喃香豆素抑制時,好比警察不在崗,藥物得以快速通行,容易在體內累積過量,增加副作用或毒性風險。
不只是葡萄柚、柚子,苦橙也含相同成分,同樣可能引發藥物交互作用。換句話說,柚子就像一個不速之客,悄悄讓藥物在體內濃度升高,使得藥效過強或副作用增加。
很多人以為「藥物與柚子錯開時間吃」就沒問題。林怡伶指出,葡萄柚與柚子對藥物代謝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長達2、3天,即使錯開服用時間,仍可能改變藥效。最安全的方法是服用相關藥物期間,「完全避免」食用柚子或葡萄柚。
長期服用降血脂藥、降血壓藥、抗心律不整藥的民眾,尤其要注意柚子與葡萄柚可能帶來的交互作用。免疫抑制劑、部分鎮靜安眠藥,以及部分癌症標靶藥物,也可能因過量攝取柚子而使藥效過強或副作用增加。
研究顯示,一杯200毫升葡萄柚汁就可能產生明顯影響,而柚子相關研究有限,目前尚無明確安全界線。藥師建議應景淺嚐1、2瓣即可,長者代謝較慢,更需格外小心,以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