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推以米代金4個月祭拜後捐出4千餘包

台灣首廟天壇響應政府減碳政策,5月起推出以米代金的平安米,供民眾購買取代金紙焚燒,意外成了善心米,信徒祭拜後簽名再回捐給廟方,廟方轉贈各里弱勢族群,4個月來,已5次送出大批平安米,累積4000餘包,信徒捐米蔚為熱潮。
台灣首廟天壇響應環保政策,近年陸續推出一爐一炷香、精質少量與以米代金方案,其中,以米代金,鼓勵信徒購買平安米取代金紙,祭拜後可帶回家食用,減少金紙焚燒的空汙,又實際解決民生問題。
不少信徒在祭拜後,將米捐回給廟方,由廟方代為濟助貧苦,廟方認為,已賣出的東西不敢回收,要求信徒在米袋上簽名,找來中西區各里里長接收,轉給弱勢里民。
天壇表示,平安米近來意外變成善心米,有對姐妹每次來拜拜,一出手購買就是100包,祭拜完再捐廟方,也有外縣市信徒來拜拜,同樣買米祭拜後捐贈,多數信徒皆認為以米代金,可以做善事、消業障與積功德,將誠心化成實際愛心。
因信徒贈米踴躍,廟方4個月來已5度舉辦大規模贈米儀式,累積送出4000餘包,趁著中秋節與國慶連假期間闔家團圓,再捐1800包米給13里里長,轉贈窮困里民,由中西區區公所主秘汪慶龍與多名里長代表接受。
中西區38里都已全獲贈過平安米,廟方未來考慮擴大捐贈範圍,將其他區弱勢里民納入捐贈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