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1程炳璋

鹿耳門財神 老外也來朝聖

image
1名德國籍婆婆(右)詢問台灣媳婦(左)祭拜財神爺的意義。(程炳璋攝)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內有尊財神爺為文財神比干。(程炳璋攝)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後殿供奉配祀神明「財神爺」已20年,香火鼎盛,連外國人也覺有趣而來「朝聖」,廟方表示財神爺與文昌君、月老都屬民間需求的「功名利祿」,因此將3尊神明放在一起,虔誠祭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財神爺分為文財神與武財神,坊間相傳文財神是商朝紂王時期的宰相比干,武財神則是趙公明,都是封神榜故事內的傳奇人物。

鹿耳門天后宮表示,比干過世後,在姜子牙的封神台上受封文曲星君,掌管功名利祿,文曲星君據傳是擁有聚寶盆,盆上有運財童子,左手托元寶,右手執令旗,可求財運,因此俗稱文財神。

鹿耳門天后宮20年前在後殿引進文財神作為配祀神,並且與文昌君、月老擺在一起,信徒可一次求完功名利祿,一直以來香火鼎盛,香客拜完主殿媽祖,都會繞到後殿上香。甚至有外國遊客到廟祭拜,也對財神爺感到好奇。

有位德國婆婆在台灣媳婦的介紹下,來到鹿耳門天后宮遊覽台灣寺廟文化,對台灣人拜財神爺可求財運感到興致勃勃,不停聽著媳婦翻譯財神爺的由來。

鹿耳門天后宮總幹事尤進家表示,財神爺在廟內屬配祀神,廟方並未刻意舉辦宣傳活動,但財神在民間信徒眾多,民眾求財運求姻緣、求功名都會到後廳上香,使這3尊神明香火鼎盛,不輸正殿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