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林和生

黃莆田跳上第一線 望教學場域溝通無礙

image
在國小擔任老師的黃莆田(右)長期為教師權益與學生受教權發聲。(林和生攝)

長期擔任學校行政工作的國小教師黃莆田,有感於行政與第一現場的教學似乎有條看不見的溝,一旦溝通問題擴大,恐會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生受教權益,於是自己跳上第一線,加入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並擔任理事長一職,希望作為行政、教師與家長間溝通橋樑,讓教學場域溝通無礙。

黃莆田說,目前協助爭取的包括教師於職場面對的不公,與國家政策看到的不適,有的人會認為,教師待遇已經不錯,竟然還要積極爭取權益;但他舉例,多年前為了國小教師編制不惜與政府對抗,不過背後家長都沒想到,若教師因編制不足,受到少子化影響可能被解聘。

當工作即將不保的老師,每天都在擔憂,怎麼顧及教學品質,最終被影響的還是孩子受教權,經過激烈討論,最終爭取屏縣從原本編制的1.5提升至1.65,等於每班教師名額增加0.15,是衝撞體制後的突破。

除了教學領域,屏縣教育產業工會也將目光投射在公共議題上,包括近期的反空汙遊行,未來還會上街聲援勞工團體,藉由老師擁有公部門的保障,來為相對弱勢的勞工發聲。黃莆田說,教師教育的對象是在校園圍牆內,但他們想要把範圍擴張至圍牆外,藉由教師加入討論社會議題,進而影響不只是學生,還有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