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一共融 打造都市之肺

公園是都市之肺,但在公園中加入共融遊戲場,不僅可以讓孩童在公園裡玩得更開心,更能增加親子互動,而台北市目前除了碧湖公園、士林4號廣場、榮星花園公園、中研公園4處有共融遊戲場外,去年11月首座「二代公園」象山公園成立,公園內也有共融遊戲場,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宣示,未來台北市各區都將會設立一處共融遊戲場。
以象山二代公園為例,它有別於過去的公園,二代公園以環境永續為設計概念,使用者可以有學習成長的主題、綠意空間,並融入通用設計。而象山公園硬體設施融入了樹蛙的意象,還增設透水鋪面和共融遊戲場,柯文哲當場掛保證,指象山公園翻耗資8000萬元「設備絕對會很好」。
另外碧湖公園兒童遊戲場,是以造型船為主題,分別設立船首及船尾,中間以大型沙坑串聯,並於沙坑中央架設攀爬塔,塑造船桅之意象。榮星公園則是保留老舊磨石溜滑梯,將它改善至合乎安全規定外,還結合了沙坑、攀爬網及爬坡繩索,孩童將不會只是侷限在現成模組套裝遊戲設施中,更能放開懷在公園中遊戲。
公園處表示,公園時間久了總要更新,因此,在2016世界設計之都活動內,就有包含了「二代公園」計畫,而所謂二代公園除了提供休憩環境,最重要是要有主題、能夠達到生態要求、有共融式遊具和適合不同年齡、身分、障礙別的通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