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5 許家寧/花蓮報導

森山里海 部落農村現生機

image
花蓮水保局以森山里海成功經驗,讓新社部落農村重現生機。(水保局花蓮分局提供)
花蓮新社復興部落水田重新收割,也帶回部落阿公、阿嬤久違的笑容。(水保局花蓮分局提供)

花蓮縣豐濱鄉復興部落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這個阿美族小部落座落海岸山脈半山腰海拔約400公尺的新社地區,可遠眺太平洋優美景色,不過,隨著農村產業沒落,青壯人口外流,部落長住人口,僅剩26人,居民平均年齡70歲以上。

新社地區因地形因素,廣達8公頃的部落梯田渠道破敗,長久缺水灌溉,讓幼時就隨著長輩務農的社區阿公難過得流下眼淚,水保局花蓮分局與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合作,,2016年11月底成立新社村「森 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平台。

工程之初,因當地灌溉水路破敗、中斷已久,引水溝渠破敗損壞,橫越坑溝掛管老舊坡損,喪失功能,田間邊坡崩坍影響通行。水保局藉由就地取材和社區參與,利用當地田間角礫石構築渠道,提供魚蟹生物棲息空間,外觀貼石則採自然視覺效果融入地景。

水陸橋的浮圳設計,則串聯渠道注入活水方式,營造流水空間,暢通水圳,打造能看得見潺潺流水景觀,結合森川里海自然生態概念,藉由蓄水調洪、活化休耕梯田,2017年2月Dipit部落阿公、阿嬤們與部落青年等人,共同插下久違的秧苗。

水稻成長的半年間,水田吸引蜻蜓和蛙類聚集,出現鳥類築巢、溪蟹覓食,部落因為農耕又重新熱鬧起來,廢耕多年水田終於再次收割,部落阿公將一把一把的稻穀送進滾筒機,沉浸在豐收的歡愉中,與大家一起感受著這片土地等待了20多年的新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