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平國小 省主席親題校名

嘉義市僑平國小的校名與1959年創重台灣的八七水災有關,當時旅居海外各地的僑胞慷慨解囊捐款救助國內災況,政府當局決定將捐款作為興建學校廳舍,因此冠上「僑」字為學校命名。
僑平國小表示,1959年8月7日發生大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旅居世界各地的僑胞關心國內災況,紛紛捐款救災,先總統蔣中正批示將捐款作為興建學校房舍。
當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研議決定,連同各界的捐款一起運用,在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等受災縣市,新建33所國小,除了12所是各界捐款外,其餘21所學校校名都冠上「僑」字命名。
當時嘉義縣市尚未分治,同年11月底,前省教育廳國教輔導團團長王天燧、嘉義縣政府教育科官員,到嘉義市福全里勘察校地(北港路舊校址),決定創辦1所全省規模最大的新型國小。
1960年4月底國小校舍新建工程動土後,5月10日委派督學兼任籌備主任方玉峰負責籌辦校務、興建校舍工程等事務,同日由時任省教育廳長劉白如命名「僑平國民學校」,時任省主席周至柔親題校名,同年9月26日校舍完工,僑平國小成為當時嘉義縣市最新穎氣派的國小,後因校地不敷使用,遷移至位於德安路的現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