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0張朝欣/雲林報導

文生高中 以法國神父為名

image
文生高中以天主教遣使會創辦人聖文生神父為校名。(張朝欣攝)
文生高中見證天主教遣使會服務偏鄉。(張朝欣攝)

雲林縣四湖鄉文生高中於1965年創校,以天主教遣使會創辦人法國聖文生神父為校名,是全台唯一由遣使會創辦的學校,當時雲林沿海地區沒有中學,遣使會特別選擇在最偏遠的四湖鄉建校,就是希望服務偏鄉學子,半世紀以來培育諸多優秀人才。

遣使會成立的宗旨如同聖文生神父的生平「前往鄉間扶助弱小、拯救窮苦之人」。54年前周志毅、羅星塔、徐勉、蔡維道、吳宗文5名遣使會神父,便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來到雲林,挑選沿海偏僻的四湖鄉創立文生中學。

創校神父蔡維道說,那時的四湖地區真的很窮,很多學生因家境困難無法上中學,學校盡可能減免學費幫助他們,希望他們有機會藉由教育改變人生「哪裡有需要幫助,我們就到那裡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來到四湖的原因」。

文生高中秉持校訓「簡樸愛德」,除了學科教育外,也希望學生在享有各方資源的同時,能夠懂得反思回饋,為此學校特別重視服務學習,以此為主軸制訂校訂必修課程,每學期由學生規畫服務學習計畫,與老師們到社區進行「愛德實踐」關懷行動。

文生高中校長呂松林表示,學校本身資源並不多,但為了幫助偏鄉有志向學的學子,全校50餘名教職員自願減薪3成,部分老師每個月固定捐款做為獎學金,用此方法每年籌措5、600萬元獎助學金,就是希望鼓勵學生們努力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