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王惠慧/竹市報導

落實新竹好學 市府公布8成果

image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中)8日說明通學步道優化、校舍整建、數位學習升級、運動設施改善、社區閱讀推廣、擴校增班與教學設備補助、教職人員福利提升,以及設置數位實驗高中等8大教育施政成果。(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8日舉辦新竹好學施政成果發表,內容涵蓋通學步道優化、校舍整建、數位學習升級、運動設施改善、社區閱讀推廣、擴校增班與教學設備補助、教職人員福利提升,及設置數位實驗高中等8大面向,藍、白議員對市府施政給予肯定,綠營議員則認為,僅有延續性政策,無法扭轉施政困境。

 市府教育處長林立生指出,市府總計投入超過5.2億元改善通學步道,並配合教育部「生生用平板」政策,全面升級各校數位教學設備。此外,數位實驗高中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首屆已透過特殊選才及申請入學方式錄取48位優秀學子。市府也投入逾24億元新建8所校舍,並投入1665萬餘元升級6校社區共讀站,持續推動教學人力制度化保障與薪資優化。

 國民黨市議員黃美慧表示,市府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展現公平態度,不再只集中市區學校,如南華國中,過去因地處風景區,學生人數較少,長期缺乏資源支持,如今市府實地視察學校需求,推動活動中心改善,不僅音響設備更新,也加裝冷氣。

 民眾黨市議員宋品瑩說,市府另一項重要的改革是學區檢討,竹市因新建案興起,人口快速移入,導致原有學區無法滿足就學需求,市府也不迴避問題,勇於啟動檢討,堅持以理性、科學、務實的原則推動改革。

 民進黨議員劉彥伶則認為,市府宣傳在教育上的績效,期盼彰顯推動「新竹好學」教育施政的努力,但可惜的是再次顯示市府僅延續過往政策,無法扭轉執政近3年來教育施政績效不彰、教育評比墊底,以及中央補助款遭收回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