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6輛退役救護車 捐蒙古

桃園市政府長期關注國際人道援助,21日攜手外貿協會及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整備6部達汰換年限但車況良好的救護車,捐贈給蒙古國,盼強化蒙古國急救能量,也展現台灣參與國際合作的人道精神與責任。
副市長王明鉅指出,蒙古國地廣人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許多救護任務得長時間行駛,期盼未來援助也能同步導入無線通訊系統與生理資訊即時傳輸技術,在病患上車後即時回傳心跳、血壓等生理數據至醫院,將有助醫療團隊掌握病況,爭取寶貴搶救時間。
王明鉅表示,台灣在醫療與資通訊整合方面具有優勢,可深化台蒙雙方在緊急醫療體系的合作交流。市府也將鼓勵消防局及公益團體在救護車整備階段一併納入系統升級規畫,提升援助效能,持續拓展國際合作,展現台灣的軟硬實力。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表示,基金會除協助整備與運輸救護車輛外,也捐贈約2500條毛毯,由蒙古紅十字會接受,用於當地冬季救援與人道關懷。他提到這次合作延續30餘年的善緣,體現「資源再生、善的循環」理念,盼透過跨國合作守護更多生命,落實全球合作共善。
消防局表示,捐贈計畫由駐台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協助促成,市府盤點可供支援的救護車輛後,委由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整備。6部車輛雖已退役,但經專業檢修後性能良好,可立即投入任務,協助提升當地救護資源調度與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