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姜霏/桃園報導

桃園 托育補助2.0 年底可收托1972人

image
桃園市婦幼局2025年推出「友善托育補助2.0計畫」,全市公托2025年底將達61處、可收托1972人,並祭出托育人員久任獎金,同時推出托育補助2.0,已協助400名幼兒轉私托,減輕家長負擔。(桃園市婦幼局提供/姜霏桃園傳真)

 桃園市目前公托候補人數多達3286人,但準公托卻閒置3734個名額,遭民代質疑市府資源調度失衡。婦幼局回應,市府自今年4月起推動「友善托育補助2.0計畫」,針對經濟弱勢家庭、未成年父母及原住民家庭,只要將孩子送至準公托或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即可獲得差額補助;同時也提供獎勵金給準公共業者,以提升收托誘因。

 民進黨市議員李宗豪指出,龜山地區人口快速成長,但目前僅設有3間公托,嚴重不足,導致家長候補壓力不斷升高,質疑婦幼局在托育政策推動上的效率與資源分配問題,要求市府檢討並提出改善方案。

 李宗豪表示,桃園市公托候補人數高達3286人,但準公托卻有3734個名額閒置,而桃園市設置43處定點臨托據點,其中有23處掛零,服務量過度集中,其他據點形同擺設,且缺乏專職人員,托育人員投入意願低落,導致服務使用率嚴重不足。

 婦幼局長杜慈容則表示,桃園市公托從2022年的40處、收托1175人,已增至目前的56處、可收托1808人,年底將達61處、收托1972人,明年還會再增加5處,2027年後總數將達97處,可收托3600多名孩子,達成公托翻倍目標。

 她指出,設置公托經常面臨場地不足與托育人力流失困境,因此桃園針對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推出久任獎金制度,新進人員若穩定收托,每年可獲8000元獎金,若在觀音、新屋、大園、大溪、復興等地服務,獎金則提高至1萬元。

 婦幼局說,市府自今年4月起推動「友善托育補助2.0計畫」,針對低收、中低收、未成年父母及原住民家庭,若將孩子送托至準公共托嬰中心或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即可獲得差額補助,讓家長實際支出與公托一致,目前已有約400名原本等待公托的幼兒轉至私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