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貓元年 藝術家彩繪變身

高雄市甲仙區推出「貓元年城市IP改造計畫」,以「如何在沒有貓的城市,用貓說故事」為核心概念,邀請台灣、香港、荷蘭及法國藝術家駐村創作,計畫結合社區居民參與,近日作品陸續完成,透過彩繪藝術賦予街區新生命,將甲仙打造為充滿創意與童趣的「貓城市」。
甲仙區位於高雄東北角,早年因位處南橫公路交通樞紐而繁榮,但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交通受阻,觀光逐漸沉寂,雖以芋頭與竹筍聞名,但遊客多為短暫停留;2020年公所結合13個社區與學校打造「貓巷」彩繪,成功吸引人潮,也為此次「貓元年」計畫奠下基礎。
彩繪創作由塗鴉團隊「城市記號創意」操刀,集結台灣彩繪師可樂、黑雞先生,以及香港Sinic、荷蘭Fleks與法國Rico等藝術家,作品結合甲仙芋筍產業、客家文化與貓元素,透過居民共創,將藝術融入社區日常生活。
彩繪據點包括社區活動中心外牆的303平方公尺大型壁畫,象徵客家文化與生命力;林森路停車場旁的「百貓圖」,打造互動拍照牆;忠孝路沿線店家與鐵捲門的「鎮上最酷的貓」系列,呈現5隻各具特色的貓角色,融合農村、潮流與旅行文化。
此外,仙埔橋旁閒置空間改造為「貓巷」入口,設置街道家具與旅遊資訊牌,主要路口也增設導引系統,串聯停車場、商圈與彩繪景點,形成完整觀光路線,鼓勵遊客深入探索山城巷弄。
甲仙區長劉德旺表示,彩繪計畫不僅美化環境,也凝聚社區共識,讓甲仙從過去的「中繼站」轉型為旅人願意停留的藝術小鎮,去年「芋筍節」搭配虛擬角色「偶泥」、「甜湯」吸引近2萬人造訪並帶動地方經濟,因此期望透過「貓元年」延續熱潮,讓甲仙成為遊客探索與停留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