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謝佳潾/屏東報導

建城150年大禮 小行星命名恆春

image
屏東縣政府11日捎來喜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審查通過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的第724875號小行星並命名「HENGCHUN(恆春)」。(謝佳潾攝)

 恆春建城150周年迎來宇宙級驚喜!屏東縣政府11日捎來喜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審查通過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的第724875號小行星,並將其命名「HENGCHUN(恆春)」,成為第3顆與屏東有關的小行星,有利當地發展星空觀光。

 屏東縣長周春米昨日從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手中接下「HENGCHUN恆春小行星」命名銘版,她開心表示,「恆春小行星」的命名不僅是恆春建城150周年的獨特祝賀,更象徵屏東的名字閃耀於浩瀚星海。

 周春米指出,「恆春小行星」是繼2016年「屏東小行星」、2021年「墾丁小行星」之後,近10年來第3顆以屏東地名命名的天體,這串「屏東—墾丁—恆春」星鏈,如同一條光的脈絡,串聯起屏東的山海、人文與星空,也代表著屏東在宇宙中的獨特座標。

 她強調,近年縣府積極推動暗空計畫及觀星旅遊,包括星空解說員培訓、星空友善店家認證以及星空音樂會與觀測活動等,而今有3顆小行星的加持,相信未來的發展將無可限量,她期許能將屏東打造成國際級的星空旅遊基地,讓世界看見屏東的魅力。

 屏東縣天文協會理事長施世治指出,屏東積極發展星空觀光深獲天文界好評,也讓不少專家學者發現到恆春地區是很棒的觀星地點,所以「把這個禮物送給屏東」,希望藉由小行星的命名,讓屏東在宣傳星空旅遊上更有亮點。

 施世治進一步表示,小行星從發現到命名,需經過長達10年以上的國際審查過程,且10多年前的科技不如現在發達,現在有電腦輔助,以前則需靠人眼辨識,與屏東相關的3顆小行星全是由人眼找到,真的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