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林周義/台北報導

糖尿病神經病變 痛到像觸電

罹病超過25年 逾4成糖友會出現

image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病人中,每5人就會有1人感覺到觸電、針扎、刺痛,甚至灼熱、冰冷、蟲爬感等,這就是所謂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痛」。(林周義攝)
(太陽星提供)

 神經痛的全名是神經病變痛,疼痛感來自神經的損傷,這種疼痛常會有電擊、針扎、刺痛等類似「放電」的短暫性強烈疼痛,嚴重者還會感覺灼熱、冰冷、蟲爬感。專家指出,罹患糖尿病1年,約有1成病人會出現神經病變,超過25年則增至4~5成。一些糖友會痛到以為自己被鬼壓床,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會合併憂鬱症。

 衛福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於原水文化出版的著作《終結慢性疼痛的14堂自救必修課》指出,為病人檢查時,總有人被輕輕一劃就痛得把腳縮回,甚至哇哇大叫、眼淚直流,他曾以為是自己施力過當,後來才發現這些病人血糖都偏高,或患有糖尿病,因周邊神經病變,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有病人因小腿抽筋求診,他問:「你有沒有血糖問題?」,病人都否認,結果一檢查就發現高血糖。

 陳韋達說,糖尿病是引起神經病變最重要的成因,會影響人體末梢組織的微循環,特別容易引起神經損傷。罹患糖尿病超過1年,約有1成的病人會出現神經病變;罹患糖尿病超過25年,則高達4~5成的病人出現神經病變。

 在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病人會出現對稱性的肢體末梢麻木,除了觸覺不再敏銳,有時手指、腳趾還會出現類似戴手套、穿襪子的感覺。下肢末梢通常會比上肢末梢先受影響,再逐漸往肢體近端延伸擴大,若影響到小腿末梢神經,就容易抽筋。

 此外,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病人中,每5人就會有1人感覺到觸電、針扎、刺痛,甚至灼熱、冰冷、蟲爬感等,這就是所謂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痛」,很多人都是在夜深人靜時症狀變得嚴重,甚至麻痛到以為自己被鬼壓床,大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一些人會合併憂鬱症。

 陳韋達表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不難,只要詳細問診,配合臨床神經學檢查及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即可確認,目前也有健保給付的藥物可用。然而根據統計,約有12.5%的糖友未曾向醫師提及疼痛症狀,39%糖友的神經病變痛沒有得到適當治療。他提醒糖友,提高警覺、及早發現,才能儘速恢復生活品質。(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