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李文輝╱綜合報導

美戰爭部掛牌 官網改war.gov

image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5日於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在官方名稱「國防部」外,新增「戰爭部」作為第二稱謂。圖為五角大廈。(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5日於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在官方名稱「國防部」外,新增「戰爭部」作為第二稱謂,並開始在公開場合與洽公時,使用此一「復古」機關名稱。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已於五角大廈掛牌秀出「戰爭部長」新頭銜,彰顯此一歷史性重塑舉措。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指出,從即日起,「國防部」可同時使用「戰爭部」作為次要名稱,並要求聯邦政府各機關內部與外部溝通(包括儀式、信件與公開平台)承認並使用這些稱號。同時防長赫格塞斯將被稱為「戰爭部長」,副手擬稱為「戰爭副部長」五角大廈內部標誌、信紙與網域將陸續更新,例如部門網站已更名為war.gov。

 川普在簽署儀式時強調:「這不只是名稱,而是一種態度——『戰爭部』傳遞的是勝利與決心,而不僅是防禦。」他還說,「我們不是要防禦,而是要進攻」,呼應赫格塞斯倡導的「最大殺傷力、不走政治正確」理念。

 美國早在1789年成立「戰爭部」掌理陸軍與海軍。1947年國會通過《國家安全法》,整合陸、海軍與新成立的空軍成立「國家軍事機關」,後於1949年改名「國防部」。

 根據美國律法,行政命令無法改變法定機構名稱,必須經國會立法程序才能正式更名。因此,「戰爭部」只是暫行次要稱號,並不具法律效力。支持改名的聯邦參議員李伊(Mike Lee)、史考特(Rick Scott)及眾議員史杜(Greg Steube)等,已分別提出相關法案,盼立法確立新名稱;但質疑者認為川普推動更名合法性備受質疑。

 支持派認為,改名能彰顯美軍強硬形象與戰鬥精神,象徵「美國重振力量」。赫格塞斯表示,自二戰後,「國防部名稱更換後,我們從未獲得真正勝利」,呼籲「命名非僅改字,而是要恢復戰士精神」。

 有批評分析,此舉不只浪費高額公帑,還可能分散軍方資源、誤導外交形象。過去有美軍基地更名,斥資數千萬美元更新標示,此次更名,涉及全球軍事設施,成本將高達數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