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李正修

踏實外交變踩空外交

蔡總統剛結束此次長達12天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大多數國人不知她此行造訪4個加勒比海友邦的意義,只看到其團隊自我吹捧在美過境的點點滴滴,顯見此次出訪促進與友邦的雙邊關係事小,為蔡英文連任助選才是真正的目的。

這本是無可厚非的選戰操作,所有尋求連任的在位總統都會利用各種行政資源為自己加分,尤其外交出訪更是最容易爭取曝光度的場合,也是挑戰者難以匹敵的選舉優勢。

然而,在這次還算平穩的出訪過程中,竟然出現一段令國人難以置信的小插曲。眾所皆知,我國的正式國名「中華民國」因兩岸關係而難以在國際社會曝光,只有在與我國有正式邦交關係的國家或極少數國際場合才能見到。但這次蔡總統在訪問友邦之際,竟捨棄正式國號不用,改採不倫不類、未經國人授權的所謂「中華民國台灣」。更讓人氣憤的是,據友邦官員表示,這是出於我方的要求。對此一違憲違法的行為,在野黨不能等閒視之,監察院也應主動調查,畢竟這是動搖國家主權、混淆國家認同的大事,絕不能輕縱。

我國在國際間彈性靈活使用不同名稱,像是最普遍的「中華台北」或「台灣」,甚至是「台澎金馬關稅領域」等,都是因時因地制宜的權宜之計,莫可奈何,但在「唯有參與才能爭取改變」的原則下,國人或是朝野政黨無不全力捍衛國家主權及利益,連一般平民都知道爭取國家的最大能見度,手握行政資源的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若說此舉不是改變現狀,什麼才是改變現狀?

蔡英文在丹佛與隨行媒體座談時,誇口要團結台灣派、中華民國派,卻連國名都吝於說出口,實在有失職責,更丟失國家尊嚴及主權,因為當國家元首都不尊重自己,還奢望其他國家尊重我們嗎?

 繼丟掉5個邦交國、原本使用中華民國的6個駐外辦事處被迫改名為「台北」之後,蔡英文「踏實外交」無法鞏固對外關係的事蹟現在又添一樁:中華民國駐斐濟商務代表團將被改為「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我們固然不滿中共強迫他國更改我國名稱的蠻橫行徑,但我們也反對蔡英文刻意升高兩岸對抗來牟取自己政治利益的作為。

蔡英文過境丹佛,只知吹噓表面的台美關係,卻不知該城市與中華民國之間的深厚情誼。當年為了支持中國對日抗戰,丹佛於1942年特地發行中美合作郵票。如此真實的互動,當然是民進黨極力想抹滅的歷史記憶,否則就失去台獨的理論基礎了。

這次蔡總統的出訪,國人只看到幾位高官對當前台美關係志得意滿的模樣,卻看不到潛藏底下的危機。當「踏實外交」成為口惠實不至的口號時,國人就要有國際空間崩盤的心理準備了。(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