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回收難 環團籲徵處理費

出國必備的行李箱,將金屬及塑膠拆解出來就能回收再利用,但因轉售利潤低、塑膠材質特殊無法再分解,少有回收業者願接收,環境部委外報告建議,應向製造端收取「回收清除處理費」,並將此費用補貼業者,提高回收意願。環團表示,為促使製造業者使用更環保、可回材質製作行李箱,也呼籲環境部向其徵收費用。
行李箱未被環境部列為「公告應回收廢棄物」項目,目前僅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可直接回收,不過環境部的委外報告指出,假設民眾每年更換行李箱,年廢棄量約5296公噸,而行李箱經人工拆解得到金屬及塑膠元件,可變賣予處理端轉為再生料,建議將行李箱列為公告應回收項目,並藉補貼提高回收業者收受意願。
不過資源回收公會全聯會祕書長郭崑澧表示,目前鋁每公斤約30至40元,行李箱常見鋁製拉桿一個僅幾克重,利潤不高,且行李箱塑膠屬複合材質,無法再拆解,只能當垃圾丟掉,很少業者在回收,若政府願意補貼,應能提高意願。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則認為,向製造端徵收回收清除處理費,能夠促使業者在設計階段採用更環保、更容易回收的材質製作行李箱,呼籲環境部應向行李箱製造業者收費。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副組長鍾昀泰回應,行李箱使用壽命約5至10年,報告推估的5296公噸是極端值,目前採鼓勵延長行李箱壽命,也與行李箱業者接觸中,盼未來更多業者提供維修服務。
此外,環境部統計顯示,近5年紙餐具回收量高達13萬公噸以上,申報量卻僅落在4萬至9萬間,若以目前回收清除處理費徵收費率每公斤5.4元,相當於回收基金每年至少短收2億,環境部為此已在7月公告相關修正草案,2027年起向進口紙餐具原料的業者收取費用,從源頭改善這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