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2處光電設備落漆 成效不彰
信義苗圃貨櫃屋發電量低 大安花市公廁數據難測

北市府響應中央減碳政策制定「淨零排放自治條例」,各機關都積極推動減碳政策。其中環保局自籌經費建置5處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不過北市審計處的審計報告指出,環保局在信義苗圃停車場的貨櫃屋被查是違建,搬到新址的發電量驟減,不到原址2成。環保局說,已在期限內改善並遷移設備,發電量驟減則是因為電池故障。
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明定2050年達淨零排放,各機關都積極推動減碳。其中環保局於2007年斥資363萬元在內湖資源回收場、2022年投入近420萬元在山水綠生態公園等兩處設置光電設施,2023年則陸續在信義苗圃停車場、大安花市3號公廁、大安區清潔隊瑞安分隊設置太陽能板,經費各約14萬多元。
不過審計報告指出,苗圃停車場貨櫃屋的太陽能板,環保局預估年發電量480度,但貨櫃屋卻被查報屬違建,2024年搬遷設備至信義區清潔隊4號停車場後,2月至10月累計發電量僅64.6度,較原預計大幅降低。
報告也提及,各場所在監測發電量時,大安花市3號公廁是以面板貼膜、裝設位置及日照時間等條件推估,與其他處透過電子設備顯示或匯出實際發電數據不同,未能確實掌握運作狀況及發電量,要求環保局改善。
環保局表示,苗圃停車場貨櫃屋原僅作器材存放場域無違建疑慮,但因有隊員在屋內休息,被建管處認定為違建,已於期限內改善。設備遷至信義區清潔隊4號停車場後,今年5月發現數據異常,廠商檢修後發現電池故障,經更換作業後已恢復正常。
環保局說,大安公園3號公廁的太陽能設備,則是為了測試節電並美化公廁,故以貼模方式美化太陽能板,每日皆有同仁到場清潔維護。考量人力運用,即以原有人力在現場下載區間發電數據後推估實際發電量,可減省購置連接電腦系統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