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島有事難應援 須獨立固守

兩岸一旦有戰事,共軍攻打外島,駐守官兵必須獨立固守。對於金馬等外島定位,在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於30多年前提出金馬撤軍論後,民進黨內頗多議論,但軍方從未考慮自金馬或重要外離島撤軍問題。
金馬外島距離本島遠,離大陸近,國軍備戰一直是「最好的準備以及最壞的打算」。由於海峽中線已成為中共海空軍的勢力範圍,在無海空優勢的情況下,倘若中共對金馬發動攻勢,金馬防衛作戰只能獨立固守,打一場艱困的守勢作戰。
國防部現階段戰訓整備都聚焦「實戰化」,「仗在哪裡打,部隊就在哪裡訓」、「仗怎麼打,部隊就怎麼練」,以近年漢光演習而言,從未演練在海空軍兵力掩護,增援金馬外島的科目,說明一旦外島發生戰事,國軍無法派海空軍應援,官兵只能靠自己展現防衛全島的決心。不過,隨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成軍服役,現在應可適時於本島支援火力。
依當前國軍作戰指導,主戰兵力勢必集中於灘岸與來犯敵軍對決,外島也只能獨立固守;不過,國防部也給外島防衛指揮部極大用兵空間,被譽為戰鬥力最強的金門兩棲偵察營,即曾於漢光演習模擬從海上突擊敵方海軍雷達站、突擊破壞等科目。
事實上,自施明德於30多年前提出金馬撤軍論後,外界議論即仁智互見,有人主張金馬撤軍有高度的政治象徵意義,唯軍方從未考慮自金馬或重要外離島撤軍問題,但兵力部署有檢討空間。據了解,目前金馬外島兵力合計約有6000人。
外島撤軍是政治問題,民進黨的態度較隱晦,但就軍事角度言,除非兩岸關係緩和,而且國內在統獨問題上尋得共識,否則,無論軍事上有多少個理由,軍方均不會由金馬外島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