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李念庭/台北報導

高血糖合併肥胖 心梗風險增5倍

糖尿病患8成過重 僅3成減肥

image
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醫師指出,肥胖合併血糖高的「糖胖症」患者,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激增5倍。(李念庭攝)
(太陽星提供)

 55歲范先生罹糖尿病多年,合併腎功能異常,體重曾高達120公斤,7年前出現手麻、背痛、胸痛、吸不到氣症狀,確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開刀裝了2支心臟支架救命。不料,去年底又出現類似症狀,半夜喘不過氣送急診,二度確診心肌梗塞,裝上第3支支架並進行氣球擴張術,才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范先生坦言,他過去就曾因心臟疾病就醫,但工作經常出國,無法固定回診,即使拿了藥也不一定按時吃,直到第一次心肌梗塞,才開始規律回診,穩定透過慢性病藥物治療,在醫師建議下以GLP-1藥物治療,進一步控制血糖及體重,減肥至92公斤,降低血糖與心血管風險,腎功能也有所改善。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說明,肥胖合併血糖高,代表代謝系統已失衡,血壓升高、血管受損、引發栓塞,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糖胖症」者罹患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一般人2倍,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激增5倍,失智、心理疾病風險也提高。

 全台約250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8成合併肥胖,卻只有3成患者減重。黃群耀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治療指引,已將「血糖與體重控制」及「心腎器官保護」並列2大治療目標,建議臨床醫師在處方時,同時考量患者的血糖、體重與心腎風險。

 黃群耀強調,血糖、肥胖如同「難兄難弟」,都是傷害心血管與心臟健康的危險因子,控制體重有助降低血糖,減少共病風險,當體重減少超過15%,更有機會逆轉糖尿病、脂肪肝,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如今治療方式進步,患者也可選擇合適藥物,及早控制糖胖症。(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