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鐘重發

GDP高 人民卻無感

直言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9月14日許多韓媒報導,今年台灣人均GDP將超越南韓,時隔22年台灣將再次逆轉南韓,且台灣人均GDP明年有望率先突破4萬美元,將超越日本。然民眾對這經濟數據驚喜的同時,感受卻相當不真實,為何在台灣人均GDP已達3萬8066美元(約台幣116萬元)時,多數人仍懷疑這數字的真實性。

 近年貧富差距逐年拉開,讓原先中產階級已漸滑向底層,就如2023年全台共有688.3萬戶完成所得稅申報,卻約有301.8萬戶屬於「免繳稅」,免繳稅的家庭超過4成。

 「免繳稅」的家戶,大多數是勞動者所得未達報稅標準者,如賴總統說月薪未達5萬元(年新60 萬元)的個人勞工,是不須繳納所得稅的。許多勞動者的薪資微薄,只有基本工資或是鐘點時薪,辛苦勞動賺得的薪水連租屋、吃飯、付水電、交通等生活的基本開銷都不夠,對靠勞動薪資過活的人與家庭來說,想繳所得稅是一種「有賺錢」的渴望與榮耀,絕對不像賴總統所說的是種福利或榮譽。

 這也是卓院長說要拒領普發現金1萬元和賑災花蓮捐出1個月薪水,卻無法引起年輕人共鳴的主要原因。

 當薪水連日常生活都難打平時,人均GDP超越韓國、突破4萬美元的訊息,都只是冰冷的統計數字,台灣經濟的成長與財富的增加,只再次凸顯出自己越來越窮與對生活的無力而已,人均GDP超越韓國、突破4萬美元,高興什麼呢!(作者為空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