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 兩黨妥協無期

美國聯邦政府於台灣時間10月1日中午12時正式進入關門狀態,這是自2018年以來近7年的首次政府停擺,參議院於9月30日晚間以55票對45票否決了共和黨所提出的延長資金法案未能達到程序所需的60票門檻。
國會預算處辦公室估計,一旦政府關門,將有約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每日人事成本高達4億美元。這當然不是美國政府第一次關門,但是是川普執政時期第四次出現。
政府關門就是工作停擺,關閉一些政府機關,暫時停止提供「非必要服務」。在過去而言,美政府關門對經濟及股市影響都不是很大,過去最長關門時間就是出現在川普執政時期36天,這次會持續幾天仍待觀察。
川普的政治光譜屬於右派,且是極右派,從保守派年輕領袖查理柯克被刺身亡後,美國左右兩派,即民主、共和兩黨對立非常嚴重,也使得人民被二分化異常嚴峻。
在民主國家的進程以來,你很難不靠邊站,不論是左中右,即使是中間都會有所傾斜,當然民主政治絕對不會是只有一種聲音,多元的意見及火花時而有之。
但川普是意志型的領袖,也是意見型領袖,他的觀念保守,符合基督信仰,但言論與做法卻比之前共和黨總統都激進許多,查理柯克彷彿是年輕版的川普。
川普重商而抑武,他的對等關稅就是一種「保護性主義」,不管是「台灣主權地位未定論」或是與台積電的製程比例「五五對分」,都是用商業籌碼,最好不用費一兵一彈。
拜登在貿易上不採取保護主義政策,但更反中,從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可知,拜登在軍事上對台更有嚇阻中國大陸的決心,但也易擦槍走火,川普政府用關稅貿易談判政策增加勝算,不但可以收保護費,又可達到將晶片巨擘脫離將來戰爭之中,可謂「一兼二顧」。
川普還稱,是民主黨想讓政府關門,「我們不希望政府關門」,目前有大量投資進到美國,「最不希望政府關門的人是我們」。但美國政府關門,川普反而喊讚,要趁機開除意識形態不同的官員,當然意指左傾的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用在川普身上再適合不過。
美國政府對立是嚴重的,如同台灣,藍綠白三個政黨雖然沒有明顯的左右派之分,但一次次的選舉是團結呢?還是分裂呢?還是更傾軋呢?「平等」與「自由」及「共和」與「民主」是兩個極為相似的詞,但政治光譜卻截然不同。有時候衝突的妥協,也是一種妥協,但若帶有仇恨則難以復原。(作者為金融分析師)